5月国内进口铁矿石市场整体呈现“直线下滑”态势。据数据监测显示,截至5月31日,澳洲62%PB粉港口均价在372.78元/吨,较5月初跌24.39%,最大振幅25.77%。此次跌势主要是由于矿市供需宽松,难以支撑高价;以及下游钢价拖累下跌所致。从库存上看,5月全国主要港口库存基本保持在1.01亿吨水平,且5月27日10186万吨的库存水平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;另外从矿山发货量上看,5月周平均保持在2150万吨的发货;均说明矿石供应压力骤升。而从钢厂库存上看,截至5月下旬进口矿平均库存量在28.41万吨,库存天数23天,均处于正常库存水平,显示了钢厂对跌价矿石“随用随采”的策略,采购需求不温不火。所以供大于求市场格局明显加剧,价格受累下跌。加之下游钢价的大跌行情,导致进口矿石市场跌势加剧。另一方面,普指已经跌至50美元/吨,外盘印粉价格则跌至49美元/吨,月跌幅均超出20%;所以国际矿石价格的持续下跌,也给国内进口矿市场带来较大利空。因此矿贸商只能被迫下调报价,低价成交,缓解库存。最后,据了解,5月27日至6月2日期间,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到港总计减少150万吨,而港口库存则降至了1亿吨水平,所以预计端午节前矿石市场供应压力减少,或会支撑矿价止跌。再结合生意社基于百家铁矿石6月多空调研(13%看涨,28%看平,59%看空),预期6月矿价跌势延续,但跌势收缩,最高价380元/吨,最低价330元/吨。
钢市:供应压力凸显 行情上演“空五月”
钢厂利润猛增,复产增加;社会库存回升,现货供应增加;形成基本面供大于求格局。加之市场炒作热情降温,期货价格连番跌停;导致厚壁钢管价格一跌再跌,钢铁行业上演“空五月”寒潮。
供应方面:据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全国163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1.22%,周环比小幅上升0.14%,月环比大涨2.35%,且连续回升8周;但钢厂盈利仅仅只有65.03%,周环比大跌17.79%,连续下跌5周;另据中钢协数据,5月中旬的粗钢日均产量在174.58万吨,旬环比再涨3.43%,创下12个月以来新高。说明钢价大涨后,钢厂复产增加迅速,市场现货供应压力骤升;而导致5月钢价出现大跌。这也导致了钢厂复产的后遗症逐步显现,整体再次陷入“越亏损越生产”怪圈。因此预计在6月的淡季行情下,钢厂或开始增加检修措施,并转产出口订单,进而逐步缓解现货库存,钢价跌势亦会收缩。
检修方面:据生意社不完全统计,截至5月底,总高炉检修影响铁水产量在26.81万吨/日,月环比再降6.37万吨/日。由此可见,6月市场现货供应压力依旧较大,整体跌势难改。
库存方面:截至5月底,社会五大钢材库存量回升至948.24万吨,月环比上涨4.35%;另据中钢协数据显示,5月中旬钢厂库存也回升至1398.15万吨,月环比上涨7.53%。显示钢价下行的行情下,下游终端市场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态再次显现。库存的回升也会加剧了钢价的下跌。